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校“双提高”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和学院“红工匠”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应用型转型试点,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强化学院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和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能力,2021年在教学改革、教学成果、师资建设、学科竞赛、学生考研等多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改革试点
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多措并举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时有序推进应用型改革工作。学院广大教师积极参加九江市科协“双百行动”,深入31家企业开展交流合作,签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委托项目2项(经费26万元)、横向科研课题14项(经费286万元);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聘请10余名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为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并广泛征求他们对人才培养方案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选送3名教师进驻企业专家工作站进行实践锻炼。
学院以本科专业建设为途径,加快推进应用型改革试点工作,获批第一批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1个,申报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加强实践性教材建设,完成《金工实习》教材的编写、出版与选用工作;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院以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为抓手促进应用型改革试点工作,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江西省教改研究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
加强一流课程建设,注重教学成果培育
学院通过抓引领、强实践、拓资源,持续推进课程建设,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2021年获批校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李清香老师被评为九江学院“课程思政”优秀教师。
学院注重教学成果培育,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凝练改革成果并组织申报教学成果奖。2021年学院获第十七批江西省教学成果奖2项,其中《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人才核心能力培养“1+3”模式探索与实践》获一等奖,《“递进式、多元协同、四轮驱动”机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二等奖。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以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教师教学竞赛为抓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能的目的,全面提升学院教师教学水平。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增进新老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和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巧,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实践教学团队荣获九江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5名教师在学校教学大赛中获奖,其中王英惠教授的教学团队在第二届江西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荣获正高组二等奖,在校级总决赛中荣获正高组一等奖,李清香、陈爱霞、高朋、仪登亮等老师也获得了校级及以上的教学大赛奖。
弘扬“红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学院高度重视各种学生竞赛,举行了学科竞赛动员会、协调会、研讨会和学科竞赛传帮带活动,构建了浓郁的竞赛氛围。在竞赛中,学生党员弘扬“红工匠”精神,率先垂范并带动广大学子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机械学院逐步形成学科竞赛优势和品牌。2021年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赛事取得优异成绩,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大赛金奖1项、银奖1项等各类国家和省级学科竞赛奖励25项,获校级“互联网+大赛”优秀组织奖和市级、校级大赛先进个人2人。
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本科生考研率
学院不断加强学风建设,举办考研动员会、经验交流会、复试答疑会和调剂指导会等活动,不断提升学生们的考研积极性和考研成功率。2021年学院考研亮点纷呈,A1812班45名学生中录取人数为23人,考研录取率超过50%,11名班委全部考上研究生,为九江学院“最牛考研班委”;A1811班录取人数为22人,不少同学被武汉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等国内工科名校录取;A1813班502寝室的6名学生全部录取,为九江学院“最牛考研寝室”。
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将以“红工匠”党建品牌创建为主线,继续坚持“抓内涵建设,提教学质量;创工匠品牌,育创新人才;强双师队伍,促地方发展”的发展战略,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教学改革成果突出、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服务地方作用显著的省内一流应用型学院,为把九江学院建设成为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贡献智慧和力量。
通讯员:仪登亮 审稿人:黄强 舒长兴
责编:李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