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等文件精神于近年开设的一门旨在提高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公共必修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课程。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针对性、互动性、整体性、灵活性、发展性、实效性等特点,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要求极高,尤其在课程的实验教学方面,国内兄弟院校鲜有成熟的教学模式,可供借鉴的经验也较少。

针对这些现实情况,政法学院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的教学模式,总结教学经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也为新近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提供观摩学习的机会。近日,学院安排肖莉教授、吴燕副教授两位具有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经验和心理咨询与辅导经验的老师进行实验课的示范教学。


4月27日上午,心理教研室肖莉教授上了一堂以《大型心理案例分析》为主题的示范课。上课开始后,肖教授首先向全体学生简要介绍了本次实验课的目的、内容、要求与注意事项,然后选择了《走出抑郁》、《我的大学之:爱情花开》和《优秀教师没人缘》三个大型心理访谈案例让大学生们观看。每个案例观看后,肖教授都要组织学生针对案例反映的问题进行讨论。如观看完《我的大学之:爱情花开》后,肖教授迅速结合案例与学生交流讨论:有没有谈过恋爱?对恋爱的态度如何?谈恋爱有利于提高素质吗?怎样表达爱情?大学生恋爱有些什么样的困惑?如何拒绝对方?等一系列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与互动十分热烈。

4月29日下午,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吴燕副教授上了一堂《心理案例分析与心理音乐感悟》为主题的实验示范课。吴主任首先针对授课班级的专业特长(美术专业)设计了一个心理音乐感悟与绘画活动,让学生一边听着二胡曲《江湖水》,一边根据自己对该曲的感悟画一张人物画。随着吴主任的循循善诱:画这幅画的意义在哪里?音乐与心理有什么关系?逐渐导入实验课的主题。吴主任详细介绍了音乐疗法的原理,并一边讲解一边让学生感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心理音乐,如消除抑郁烦恼的音乐、调节情绪低落的音乐、缓解疲劳的音乐、治疗失眠的音乐等等,还适时穿插着与学生交流互动。第二节课,吴主任选择了《大六男生》这一心理访谈案例让学生观看,要求学生通过心理访谈案例,体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调适方法。观看完后围绕着大六男生的主要问题在哪里?你是否有过类似的感受?面对类似的问题你是如何处理的?请你给大六男生支招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次课上,吴主任还运用了心理微电影、案例研讨等方式与学生探讨了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政法学院党委书记高翔、院长助理曹钟安及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任务的教师20余人分别参加了上述两次实验课观摩教学活动,实验室组织对示范课进行了全程录像,本次实验示范教学活动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