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讲好大学新生第一课——听新生《专业导读课》有感

作者:教学督导员 万志祥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0日 21:42浏览次数:

     近些日子,我连续到土建学院、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电子学院、信息学院、化环学院、外国语学院等,专门听取了各学院为新生开设的《专业导读课》。虽然各专业不同,但此课宣讲的目的一致,都是让新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学习要求、方法及发展前景和作用,以便使新生在接下来的大学学习中,对自己报考的专业,知道要“学什么,怎么学”,并由此树立起明确的目标和足够的信心。因为此课的教学目的相同,作为门外汉的我,才有可能听得“懂”,才有可能分辨出高低。十几节课听下来,我主要有下面两个看法:

 

    一、所有老师在宣讲此课时,都紧扣了主题,达到了指导新生如何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的目的。令人欣慰的是,各位老师在推介本专业时,手法各异,高招迭出。有的借助精心制作的课件视频;有的在概说专业基本情况后,还通过师生互动,针对性地释疑解惑;有的邀请本专业学有大成的优秀毕业生,当堂与新生面对面互动,现身说法;有的列举新生最熟悉的日常实例,化难为易以便同学更能理解接受。最令我印象深刻并赞佩的是临床医学院的那位吕老师的课,既有本专业的理论阐释,又有个人丰富临床经验的介绍,加上生动准确不无幽默地表述,配合精心制作的课件视频的演示,我作为听众,已非常清楚地知道了此专业究竟要“学什么,怎么学”,并对医学专业激起了浓厚的兴趣。该课是在阶梯教室合班上的,从课堂上聚精会神听课的新生们的表情看,这课就十分成功!这有力证明,老师们都认识到了新生导读课的极端重要性,备课不仅充分,而且细致周到。

     二、由于新生对大学学习的茫然与期盼,尤其是像我们这类地方高校,在他们开始上的第一堂《专业导读课》时,让他们第一印象就留下深刻的美好记忆非常重要。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晕轮效应”,对他们接下来的学习是否顺畅至为关键。因此,选派各方面都很优秀的老师,担任此课教学应是明智之举,也是情理之中。但我看到,有极少数老师尽管非常认真,卖力,可是有的普通话不够标准,表达就欠清晰流畅;有的气质仪态有点像居委会大妈,讲解亦婆婆妈妈,没有达到新生对“大学老师”形象的预期,这会使考进我校已较失望的部分同学可能会更加失望,不利他们今后有信心地学习;有的老师可能确实博学多才,专业精通,但课上表现好像在此校教书,有点怀才不遇的情绪,在与学生讲解过程中不自觉地流露了出来,这也会对新生接下来的正常学习不利。

 

  如何讲好《专业导读课》?我觉得就要像广告商那样,尽量鼓励引导新生去满怀希望的积极投入专业学习中,如课堂上老师不习惯“吹”,至少也要热情地劝导新生树立起“既来之则安之”的思想;有的讲得太照本宣科,口才又不太好,既没有灵动的幽默感,又缺乏大学老师应具备的学究气,显得与新生所熟悉的初高中老师没有区别,这也可能会使新生产生失落感,大学老师毕竟跟中学老师还是要有点不一样的东西。

      每个学院都有较全面的高素质的优秀老师,我认为,第一堂《专业导读课》,就是需要他们显露才华,为学校作贡献的时候。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Email:jjuxb@jju.edu.cn     邮政编码:332005   
招生电话:0792-8310030 8310031    

Copyright © 2020 九江学院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赣ICP备10004574号  赣公网安备36040202000313

访问统计: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