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美国萨凡纳州立大学孔子学院Peggy教授来到艺术学院2012级绘画专业的中国画教室,听取了余晓庭老师的中国画写意花鸟与山水课程。艺术学院教学科研科科长汤艳翻译。


余晓庭老师在课堂中首先给大家示范了水墨画虾,他讲到水墨画虾最有艺术效果,但笔间水份要稍充足些,才能使画出来的虾有新鲜透明感。水份的适量控制是相当重要的。如虾拟画少数几只,也可适当加些补景,如水生植物的睡莲、浮萍、水草等,采用设色或水墨,一幅以虾为主的画面上不宜用色太艳。

随后示范了写意牡丹,牡丹花大富丽、鲜洁大方,是历代诗人画家经常描写的重要题材,称它为“国色天香”。在讲授牡丹花画法时,分别讲了花头、叶、花心、叶茎的画法,整幅画面用笔苍劲有力,画出木质感来。

最后呈现在大家面前分别是“梅”、“兰”、“竹”、“菊”,梅兰竹菊称四君子,是传统学习中国花鸟画的绘画题材。余老师谈到,梅兰竹菊练好后,掌握了运笔用墨的基本绘画技法,在此基础上,可举一反三再拓学其它绘画题材就容易些。例如,画梅花表现的手法丰富,基本画法为勾勒法和没骨法。历代文人墨客写画立志,借书画言其志,寄笔墨抒其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历来是画家喜于表现的题材。有着纯洁高雅形象的兰花深受中国文人的倾慕,有“王者香”之称的馥郁清芬,也是画家书写描绘的题材。画竹要注意各根竹和竹节处,不要在一条水平线上。画竹竿时应有笔墨变化,通过竹竿的粗细,用墨的浓淡干湿等来营造出虚实关系和空间感。菊花在国画题材中出现较晚,如清代画家石涛、吴昌硕、近代画家齐白石等。当代也有不少画家以菊花为题材,赞美菊花傲雪迎霜的品格。

中国花鸟画的立意,往往关乎人事,它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强化的表现。通过花鸟画的创作与欣赏影响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表达作者的内在思想与追求。

余晓庭老师的写意笔墨简练,造型概括传神。课程结束后,余晓庭老师将创作的水墨虾画赠予Peggy教授,Peggy教授表示她之前就非常喜欢这一传统的绘画形式,对余老师的即兴创作画的非常喜欢,也非常喜欢其画的风格,并表示如果明年有机会,希望去萨凡纳做交流。

余晓庭,江西九江书画家。他是以其作画的独特样式与较深文化内蕴,他的山水画,笔墨雄健,色彩浓重,而花鸟画,特别是他所画的墨竹不失儒雅与和谐,无论从文化研究方面还是从审美角度品评,抑或从技法创作意识分析研究都是不可漠视和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