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审核评估学院巡礼】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凝心聚力育英才,守正创新谱新篇

作者: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图文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6日 10:24浏览次数:


编者按: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展现各二级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举措、成效与特色,学校特组织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活动。本期巡礼学院: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在学校党委、行政正确领导下,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政治建设统领作用。通过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提升组织效能,团结师生务实创新,构建党建与教育融合新格局。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以高水平科研成果赋能应用型建设,推进校政产研协同发展,实现专业建设提质增效,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学院简介

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前身为1985年创办的九江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2004年5月四校合并组建九江学院以后,由原九江师专生物系、原九江医专生物教研室组建新的九江学院生物系,2005年9月更名为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014年9月与原基础医学院药管系合并,更名为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2024年获批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学院设有生物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药学、生物制药、食品质量与安全四个本科专业,形成“厚基础、强交叉、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格局,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49人,教职工100人(含专业教师79人),其中教授11人(含三级教授6人),副教授25人,高级职称教师与专任教师占比46%;博士71人,博士学位教师与专任教师占比90%;双师型教师41人,占比52%。硕士研究生导师(含校外兼职)25名,形成了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实验室面积22000M2,建有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实验室,5个九江市重点实验室。


二、人才培养举措与成效

1.党建引领铸魂,思政育人润心

学院党委以“党建+”模式引领高质量发展,打造“药心向党,立德树人”“药心向党,成人成才”党建品牌,构建“党委统筹、支部联动、师生参与”的思政工作体系。通过“书记讲党课”“红色走读实践”“课程思政示范课”等活动将思政工作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学院党委先后荣获九江学院先进基层党委、首批党建标杆学院,教工第二支部获市直机关“百优党支部”、党建“样板支部”“四强”党支部。学生党支部润心辅导员工作室获校级立项。学院“蕙心兰质”团队被纳入九江市妇联女性人才示范点建设。学院多次获得九江市“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队,学校“五四红旗团委”、优秀基层学生分会等荣誉,涌现出江西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全国大学生井冈山精神宣讲团等先进典型。



2.素质能力并重,锻造师资队伍

学院坚持人才强院战略,聚焦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坚持“引育并重、德业并进、教研并举”的师资发展思路。通过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系统推进人才梯队建设,构建青年教师成长支持机制,搭建学科团队融入通道,助力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双提升。目前已形成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教师成长路径清晰化、教学科研协同发展的良性生态。近年来,学院师德师风和师资队伍建设成效凸显,有省级教学名师、金牌教师等3人,省“百千万人才”“双千计划”“赣鄱俊才支持计划·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省科技厅创新型千层次人才、“青年井冈学者”等各1人,省“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1人;市级各类人才称号15人次。



教师主持立项市厅级以上纵向项目90余项,经费1100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主持立项横向项目30余项,经费500余万元。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收录77篇。获授权专利48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鲤科重要经济鱼类保护及开发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Maternal dominance contributes to subgenome differentiation in allopolyploid fishes”入选2024年中国农业科学十大进展。荣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三等奖1项。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学术精湛、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3.深化教学改革,夯实育人根基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地方为目标,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有机融合,建立学科与专业建设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坚持教学与科研相融合,以高水平科研、教研带动专业建设。通过建强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整合理论课程教学、实验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教学,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自2019年以来,学院专业建设成效显著,生物技术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微生物技术应用、绿色食品制造、药物智慧设计获批九江学院首批微专业。“食品安全与营养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和“药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先后获批九江学院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现有校级课程思政和校企合作专业教学团队各1个,校级一流课程3门、校企合作课程5门、课程思政示范课5门。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学院教师申请立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7项、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7项;发表教研论文17篇;主编出版教材2部,副主编或参编出版教材6部。参加校级教学竞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九江学院教学成果奖青年培育项目二等奖4项。



4.科研反哺教学,创新驱动成长

坚持发挥科研先导作用,强化专业实践教学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依托学科科研优势,聚焦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建立符合自身学科和专业特色的学业导师、课外科技活动及学科竞赛活动指导教师、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优化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作用。通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引导学生参与教师高水平科研项目和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在科研实践锻炼过程中,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学院面向本科学生全面开放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创新实践活动。同时,学院还积极组织各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学科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有所提高。自2019年以来,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5项。学生参加各类学科专业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115项,其中国家级奖项69项。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篇。



三、办学特色与亮点

1.构建三全育人机制,打造合力育人团队。

学院在深化三全育人过程中,构建"三个三工程"育人体系,形成"三心合一聚合力、三思并用筑格局、三课联动创特色"的协同育人模式。其中,“三心合一”强化组织保障,构建班子齐心、师生同心、上下一心的同心育人体系,形成聚指成拳的育人合力,切实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转化为育人实践。“三思并用”优化育人生态,构建全盘思维、协同思维、生态思维的三维认知框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育人矩阵,实现教育时空全覆盖。“三课联动”打造育人闭环,以专业课堂强基固本,活动课堂淬炼能力,学术课堂培优创新,形成“理论认知-实践深化-创新升华”的三阶育人课堂。关注人才培养时间序列,建立“教学管理人员+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全员合力育人团队。辅导员聚焦思想引领,班主任强化成长导航,专业教师深耕学术指导,管理人员优化服务保障,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衔接的教育链条,完善从入校到离校全过程教育体系。



2.构建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始终坚持面向服务地方凝练学科方向,优化专业设置,以高水平科研成果助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以产教融合深度发展支撑应用型专业建设。在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发展建设过程中坚持专业建设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课程设置对接行业企业和职业发展对人才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教学过程对接岗位素养和行业标准,构建了理实训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全员参与、全程融入、全方位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格局,凸显了强调综合素质、关注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注重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


3.校企深度合作,服务地方经济

引企驻校,铺建校企合作新路。学院与九江博莱农业集团、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九江礼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丹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九江星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等在校内合作共建九江市博正生物科技产业研究院、江西九祥水产产业发展研究院、庐山生物与医药现代产业学院,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深度合作;与石药集团江西金芙蓉药业有限公司、九江正大饲料有限公司等共同探索人才培养,企业行业专家参与授课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合作建设专业课程,共建校外实习基地。



送智入企,探索产教融合新法。学院教师指导建设科技小院20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4个、市级10个,并以各级“科技小院”建设为平台,以省市两级农业科技特派员为核心,以专任教师赴企业兼职服务为抓手,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开展合作研究、产品研发、科技咨询、人员培训等服务。学院优势学科和专业力量与地方需求高度结合,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彰显了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校企深度合作办学亮点。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院注重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等服务。同时,学院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和科研项目合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学院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展望未来,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锚定学校“3353”战略目标,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理念,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响应“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培育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不懈奋斗!


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供稿

责编:向真 审核:黄冬久 汪浩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Email:jjuxb@jju.edu.cn     邮政编码:332005   
招生电话:0792-8310030 8310031    

Copyright © 2020 九江学院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赣ICP备10004574号  赣公网安备36040202000313

访问统计: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