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中国口述历史的国内、国际传播,搭建更开放包容、更具创新的交流、展示平台,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展于10月8日在北京开幕。教育学院口述史项目《寻找身边的平民英雄——教师》从全球数百份应征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江西省入选的3个项目之一。


教育学院口述史项目负责人强毅老师带领小学教育专业戴凯云、单双婧两名学生应邀参加展演及“口述史之夜”等学术交流活动,与来自海内外的嘉宾和项目代表进行交流互动。



本次展览中,教育学院口述史项目团队精心制作的海报与宣传彩页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目光。海报以“寻找身边的平民英雄——教师”为标题,背景为一支巨型粉笔画出的道路意象,画面下方是一位教师行走于路上的背影,面朝远方,象征着教育工作者默默耕耘、引领未来的精神。宣传彩页则系统介绍了项目的发起背景、实施过程和育人成效。


来自多所高校的师生驻足观看,并对项目的选题深度与实践价值给予高度评价。一位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老师表示:“该项目真实记录了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故事,体现了师范生的社会责任与教育情怀。”不少参会学生也纷纷表示,这些“平民英雄”的故事令人感动,展现了教育最本真的力量。

在参展过程中,团队成员也积极观摩学习其他优秀项目。其中,北京探月学校郭旭峥老师的《家书万金》项目,以家书为线索串联起几代人的记忆与情感,致力于用数字化加人工智能打造一个中国现代家庭生活的口述历史数据库,给团队成员留下深刻印象。“郭老师的项目不仅方法新颖,情感表达也非常细腻,让我们看到口述历史可以如此贴近生活、打动人心。”戴凯云同学在交流后感慨道。这些跨地域、跨主题的展示,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对口述历史更深的思考与热情。

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作为国内外口述历史领域极具影响力的重要交流传播平台,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届,该活动自2025年起正式升级更名为“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展”,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业界专家、学者及相关机构深度参与,推动中国故事在全球学术语境中的创新表达。本次受邀参展,是对教育学院学生深耕教师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充分肯定,更是激励其继续前进的力量。教育学院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以教育情怀对接国家需求,把更多“平民英雄”的故事带上更高平台,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九江学院青春力量。
教育学院供稿
责编:李金玲 审核:吴燕 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