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学院暹粒吴哥高中孔子课堂举办“剪纸艺术”课堂文化活动,孔子课堂师生约50人参加了活动。

学生在认真地听剪纸艺术的文化介绍
活动开始前,学生们欣赏了主讲人梁卉婕老师静心剪刻的 “年年有余”、“蝶恋花”、“竹报平安”、“羊年大吉”、“喜上眉梢”、“读书娃”等精美的剪纸作品,对中国的剪纸艺术赞不绝口、跃跃欲试。在学生们的期待中,主讲人以PPT形式向大家介绍了中国剪纸的发展和起源、应用、题材及寓意、种类、刀法及纹饰等。在学生们深入了解中国剪纸中蕴含的一些文化内涵之后,教师们开始给学生们分发剪刀、红纸等工具材料,主讲教师从折纸、画图、刀法等方面展开了囍字剪纸、对称图形剪纸、窗花剪纸剪和复杂图案的迭剪教学,一步步将此次活动推向了高潮。学生们一步步跟着老师耐心学习,每当完成一个作品之后,都兴奋地举起手中的作品向大家展示成果,有的学生还能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开始了八团窗花的自由创作。

教师耐心地教学生剪纸
学生们表示,参加这次剪纸文化活动,不仅学习了中国剪纸文化的意义、欣赏到漂亮的剪纸作品,还学会了剪纸手工,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还有的学生向老师提议应该让他们多体验和尝试一些中国文化,在自己学习动手制作的过程中领略真正的文化内涵。他们都非常期待下一次的文化活动课。

学生在认真学习剪纸
活动最后,学生们纷纷与自己的剪纸作品合影留念,还一起将他们的剪纸作品贴在教室内作装扮,整个教室瞬间充满了一股浓浓的中国风。

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出人物、花鸟、禽兽、虫鱼、山水等形象,表达纳吉、祝福、驱邪、劝勉、警戒、趣味等寓意的一种民间艺术。剪纸作为中国文化的一块瑰宝,图案精美绝伦,更以“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文化内涵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福”、“禄”、“寿”、“囍”、“吉庆有余”、“年年有余”、“喜上眉梢”等剪纸作品常常广泛用于窗花、门笺、礼花、广告、服装或装饰等各个方面。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让学生们学习了解相关的剪纸文化也显得尤为重要。